黑山行之—惡土地

2024-11-27 23:29 作者:瀚林智庫 大羅杰Roger
二維碼


翌日,I-90高速,繼續(xù)西行,繼續(xù)90邁,繼續(xù)大片玉米地,繼續(xù)舉目一望無際。



藍天白云伴隨著我們,大地一片空曠,北美大平原可是世界上著名的平原之一。我曾在朋友圈曬過幾幅照片,朋友們驚異于這里的荒漠蒼涼。的確,大平原其貌平整,緩緩向東傾斜,它的氣候?qū)儆诎敫珊档拇箨懶詺夂?,冬冷夏熱,地帶性植物類型多為草原型植被。南達科他屬于大平原的諸州之一,而大平原是美國重要的糧食出口基地。



北美大平原包括有蒙大拿、懷俄明、科羅拉多、新墨西哥、北達科他、南達科他、內(nèi)布拉斯加、堪薩斯、俄克拉何馬、得克薩斯等州。東西寬640公里,南北長約2400公里(加拿大包括在內(nèi))。其中土地面積約占美國本土面積的五分之一(153.6萬平方公里),人口550萬,占全美人口的3.7%,人口密度很低,大約每平方公里不到5人。



很快,映入眼簾的是頗似"黃土高坡"、很有震撼力的景致:這個地區(qū)因為極易受侵蝕,其基巖為頁巖,偶而的暴雨引起地面劇烈的侵蝕,形成了獨特的地貌,孤山遠影、深壑懸崖,隨處可見高出周圍地表幾百英尺的小丘。



最早,印第安人稱其為"白山(Paha ska)", 意喻"完好的狩獵之地",他們稱呼再向西的包括了拉什莫爾峰的地方為"黑山"(Paha sapa) ,這兩塊地方后來都成為Lakota人即印第安人與白人簽署協(xié)議得到的屬地,統(tǒng)稱"黑山"。



是1789年來到這里的法國探險者更改了"白山"之名,因為他們在翻山越嶺中遇到陡峭的山峰和難以攀爬的巖石,再加上溝溝壑壑,參差不齊, 憤憤地從牙縫里擠出幾個詞;Les mauvaises terres a traverser!" (即英文的Bad lands to cross over"),從此,印第安Lakota人用"Mako Sica"代替了"Paha Ska", 即印第安語的"惡土地",并流傳至今。



從"惡土地"名稱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到過去的人們是怎樣帶著恐懼與獵奇的心境來到此地的。曾經(jīng)有探訪過"惡土地"的古生物學家說:"設(shè)想一下吧,你在炙熱的夏季,來到這塊孤寂的土地,目之所及全部是孤山深壑,Je suis seul avec ma solitude (I'm solitary with my solitude. 我與自己形影相吊。惡土地,難道不惡嗎?"



我們從東北門進入,一輛車15美刀,一周之內(nèi)出入自便。



惡土地國家公園占地面積24.4萬公頃,"惡土墻"聳立在前,綿延60英里,對于我們這些游人來說,望而卻步但毫不生畏,不是嗎?形成于150年前的國家公園系統(tǒng)(1872年美國國會通過法律,建立全球第一個國家公園,這就是距離黑山地區(qū)700公里的黃石國家公園,1916年美國國會通過國家公園管理法令,在聯(lián)邦內(nèi)政部之下建立國家公園管理局,旨在保護公園保護區(qū)內(nèi)的自然生態(tài)和動植物,并且讓自然環(huán)境與游人和睦相處),將這些因連年風雨侵蝕逐漸減少的土墻周邊保護起來。但令人驚異的是,一方面水土流失,向下退至"白河",另一方面,"惡土地"頑強的生命力又讓土墻漸漸升高,此消彼長,生生不息。



我們走在國家公園修建的40號公路上,40英里的景觀公路環(huán)繞北美這塊"最神奇最壯觀"的孤山惡土,帶著你走進多彩的山谷,觀望奇山異峰,和大自然鬼斧神工,橫七豎八砍下的俏麗山崖,以及被山崖區(qū)隔開來的上草地和下草地。



園內(nèi)提供三條背包族徒步的小路:"城堡小路"是沿40號觀景環(huán)路的邊路;"窗口小路"又稱左路,在東邊,再有是"峽谷小路"。在美國,無論國家公園還是州立公園,均有規(guī)范的背包族徒步小路,即安全又可靠。



園內(nèi)或徒步、或騎馬、亦或駕車,不論是穿越在風景優(yōu)美的環(huán)道上,還是漫游在迤邐小路上,自然奇觀,任你自由探索。土地愈廣袤,心胸愈坦蕩。



顏色是惡土地國家公園最為自豪的景致了。原本就多姿多彩的山巒峽谷,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換著模樣變幻著色彩,更加婀娜更加迷人。

一早一晚,太陽與月亮輪流坐莊,它們利用自身的光影,征服著地上凸顯出來的一切,山川河流,懸崖峭壁.......



來到這里,你感覺離自然近了,離煩惱遠了??粗@片寂靜、原始的自然風貌:光凸的山、深陷的壑,感受著自然變遷的滄桑,同時欣賞著藍天白云下的山巒演變出其五顏六色,這一切令你思緒萬千,思考和回味著世間百態(tài),別有一番滋味。



你感覺到的是難以理解的超自然的力量在作用。驚異于這里的虛無縹緲,震撼其神秘程度,精神的發(fā)顫讓你不由地大口呼吸,高聲叫喊。



"惡土地"能夠喚起你更多的知覺嗎?大漠蒼涼充滿了古老生命的痕跡。這塊土地養(yǎng)育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萬一千年前。最早的居民是猛犸獵人,他們是以獵獲美洲野牛為生的游牧部落。阿族印第安人是第一批在白河地區(qū)安營扎寨的印第安部落。18世紀中葉,他們被印第安另一部落蘇人(Sioux, 又稱Dakota)取代,然后西班牙人統(tǒng)治了這一地區(qū)。再往后,法國人來了,他們是首批專來獵取野牛皮毛的歐洲人。等到士兵、礦工、飼養(yǎng)菜牛的農(nóng)人來到時,這里發(fā)生了長達40年的戰(zhàn)爭。1890年翁迪德尼戰(zhàn)役之后,這里才開始有了一段時間的平靜,惡土地地區(qū),乃至所有叫做Dakota的地區(qū),開始致力于水土保持和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了。很快,菜牛代替了美洲野牛,成片種植的小麥覆蓋了蠻荒草地,燃油汽車取代了馬匹。



與同樣坐落在落基山自北向南山脈上的黃石國家公園相比,這里顯得荒蕪蒼涼。園內(nèi)風雨侵蝕之后形成的迷宮般的孤山溝壑,誘人前來探索大自然的秘密、感受自然變遷的滄桑。



這里并不是一無所有,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不毛之地。隨著你的觀察,你會習慣它。植物多種多樣,野性生命也應(yīng)有盡有:郊狼、蝴蝶、烏龜、禿鷲,還有蛇、藍鳥、野牛和草原狗。



來到南達州,最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印第安人。他們是北美大陸的"第一居民"。距今2萬5千年,他們從西伯利亞經(jīng)過白令海峽到達阿拉斯加,逐步向南遷徙,慢慢遍布北美大陸和西印度群島,印第安人屬于蒙古人種美洲支系。



南北達科他的州名本身就帶有印第安的痕跡:Dakota, Lakota, or Nakota,在今天看來,都是對印第安人的稱呼,三個詞表達同一個意思:友好之人。一般講,頂著這三個名稱的印第安人分別屬于7個部落,講三種同屬一種語言的達科他方言。



18世紀來的法國人管他們叫做"Sioux蘇人",意為"蛇"和"敵人"。后來的歐洲探險者和商人也都稱他們是"蘇人",再后來南達州的拓荒者也沿用了這一稱呼。目前,南達州最大的城市就被稱為"蘇人瀑布城"。



獨立戰(zhàn)爭期間,印第安人與英國人同盟,也許在這里,"遠交近攻"是最好的解釋。再說,最初英國殖民者來到北美,獲得過印第安人的幫助,所以有“感恩節(jié)”Thanksgiving :印第安人幫助英國白人適應(yīng)陌生環(huán)境,克服困難,生存下來。英國白人從印第安人那里學會了栽種農(nóng)作物,開墾荒地,采集狩獵和捕魚。



印第安人助白的故事發(fā)生在1607年。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給了首批來到詹姆斯鎮(zhèn)的144名英國白人食物,幫助他們建立了"堡壘"。



美國人打敗了英國人和印第安人后,開始西部擴張,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西進"或者"西部大開發(fā)"。印第安人成為必然的受害者。1803年,杰斐遜總統(tǒng)從法國人手中購進路易斯安那,計劃將東部印第安人遷到密西西比河以西。



可以說,美國的開拓、獨立、發(fā)展和壯大是以印第安人被壓迫被剝奪作為代價的。美國的一步步西移意味著印第安人一步步走向衰落,走向瓦解。富有諷刺意味的是,曾是美洲大陸第一居民的印第安人最終在自己的土地上沒有存身之地、變得一無所有,被圈在別人劃定的保留地里,靠聯(lián)邦政府的救濟過活,成為美國福利制度的"首批受益者"。



白人在美國的西進運動中屠殺印第安人,這種大屠殺的結(jié)果從幾個數(shù)字就可以看出來:在西方白人來到美洲大陸之前,美洲大陸居住有8000萬印第安人,其中屬于美國的區(qū)域有1000余萬印第安人,而如今生活在整個美洲的印第安人不超過400萬,在美國的純種印第安人僅剩20萬(不包括印白混血)。



有屠殺就有反抗。歷史上,蘇族印第安人也有局部勝利的時候,在我們面前的這塊熱土上,人們講的最多的,是十九世紀中期喬治-卡斯特將軍指揮的一場以慘敗和自亡為結(jié)局的戰(zhàn)斗,而其失敗的原因至今依然未有令人信服的說明。



1876年,喬治-卡斯特帶領(lǐng)256名美國戰(zhàn)士,和蘇族、夏安族,以及阿拉巴霍族的印第安勇士展開了戰(zhàn)斗??ㄋ固乇緛硐M軞垰讉€印第安人,但恰恰相反。他的士兵成了屠殺的對象。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卡斯特將軍的最后一役。



當身穿錚亮的靴子和緊身褲的卡斯特將軍發(fā)現(xiàn)蘇族人時,他很肯定,他有足夠的優(yōu)勢贏得這一戰(zhàn)。他召集了距離最近的一隊士兵,立刻發(fā)動了攻擊??ㄋ固貨]有意識到敵軍的人數(shù)足足比他們多出了兩倍。他應(yīng)該等著其余的士兵趕來,再發(fā)起進攻。



卡斯特讓士兵射殺了自己的馬匹,把馬的尸體當作掩體,這樣他們又失去了逃跑的工具(背水一戰(zhàn)嗎?不得而知)。蘇族印第安人在"瘋馬"(蘇族首領(lǐng))的領(lǐng)導(dǎo)下把他們殺了個片甲不留。卡斯特將軍被擊中了頭部和心臟而死亡。



歷史上,曾經(jīng)遭遇過百年大屠殺的印第安人并未滅絕。1934年的《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施行改善原住民生活的措施。1950年代以來,由于新的政策以及社會上對民權(quán)的關(guān)心,印第安人成立了許多組織,引起全美關(guān)注他們的生存問題。



在我們即將探訪的總統(tǒng)山旁邊,就有一個印第安人為紀念自己的領(lǐng)袖瘋馬而修建的紀念地,瘋馬的頭像要大過美國總統(tǒng)的頭像數(shù)倍之多。盡管不用政府的一分洋錢,修了60年還未完工,但印第安人的傲骨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一晚,直接開赴拉皮德城,該城距離總統(tǒng)山16英里。



地圖與攻略將出現(xiàn)在《黑山行之末篇—在路上》。


【瀚林智庫 大羅杰】作者簡介



Roger,大羅杰,瀚林智庫專家,《Roger觀世界》專欄作家。上世紀70-80年代在大學讀書和教書,90年代起受聘擔任全球500強企業(yè)職業(yè)經(jīng)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開始在國內(nèi)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愛旅游,愛攝影。用腳步丈量世界,用攝影記錄風光。他用心去發(fā)現(xiàn)和體驗生活和旅游的點點滴滴,用故事來講述歷史和文化的變遷。

與歷史對話,以美文會佳友,Roger迄今已撰寫數(shù)百篇美文,讓讀者伴隨他的腳步,一起觀世界。

《Roger觀世界》專欄,作品詳見:www.jtmeds.com。


【版權(quán)聲明】

本圖文版權(quán)歸作者。本網(wǎng)站僅提供資料發(fā)布,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學習交流。歡迎轉(zhuǎn)載。非商業(yè)轉(zhuǎn)載請注明本網(wǎng)出處。商業(yè)轉(zhuǎn)載請獲得本網(wǎng)(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權(quán)后合法使用。

昵稱:
內(nèi)容:
提交評論
評論一下